2020-03-16 12:24:23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丹东华图
丹东华图为您提供最新的招考招聘信息: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的本质。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丹东华图招聘频道http://dandong.huatu.com/.
在教育学部分,教育的本质作为第一章第一节的开篇重要考点,相信考生会留下深刻的首因效应。防止考点和考法的遗漏丹东华图特此为大家整理这部分的知识点。
教育的本质,有两大考法:识记和理解。其中以例子的方式考查对该知识点的理解,相对较难。涉及的题型均为客观题。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关键词有三个:有目的地、培养人、社会活动,分别对应三个特征:目的性、育人性、社会性。
一、考识记
例一:教育的本质是( )。答案: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例二: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 )。答案: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例三: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 )。答案: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例四:教育共同的基本点是( )。答案: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例五:教育的本质是( )。答案:育人性。
例六:教育的根本是( )。答案:社会性。
二、考例子
1.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目的性——反例:无目的地活动,即本能,不算教育。偶发性活动,不算教育。
例如:婴儿吸吮,蜘蛛织网,均是本能,不属于教育。
例如:小明在与他人多次冲突下,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这是偶然性事件,不算教育。
(2)育人性——反例:动物的一切活动,不算教育。
例如:猴子骑自行车,海豚跳钢圈,均是动物活动,不算教育。
(3)社会性——正例:包括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算教育。
例如:妈妈教孩子洗衣服,自我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均算教育。
2.拓展延伸: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相结合的一种实践活动。
(1)“促进”——动力性,即有积极影响的属于教育。
例如:小偷师傅教小偷偷东西。这属于消极影响,不算教育。
(2)“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耦合性,即教育要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
例如:机械的灌输(违背个体个性化),随心所欲的学习(违背个体社会化),均不属于教育。
(3)“实践活动”——目的性,同上述解释。
例如:小明在妈妈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与人和睦相处。这是有目的性的活动,属于教育。
【请关注丹东华图公众号】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
上一篇:行测常识积累:成语积累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