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4 12:58:25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丹东人事考试网
丹东人事考试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招考招聘信息:2020辽宁省丹东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丹东华图招聘频道http://dandong.huatu.com/。或者关注丹东华图微信公众号dandonghuatujiaoyu,丹东华图咨询电话:0415-2860100
所谓创新型经济,它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我国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经验证明,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节省的是物质资源、环境资源之类的物质投入,但不能节省资金投入。创新本身需要足够的投入来驱动。既然创新投入对创新型经济意义重大,对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建设就尤为重要,这种激励机制的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关系密切。
标准的市场经济理论排斥政府作用,至多是在市场失效以后才需要政府干预。这是在不考虑创新的条件下提出的。而一旦引入创新,就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政府主动介入创新的必要性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成果具有溢出效应。创新的知识和技术,不仅创新者受益,社会也会受益。这种外溢性同时也表明,创新不仅要支付私人成本,也要支付社会成本,这种公共性特征不只是靠政府规制来克服仿冒、剽窃等免费搭车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制定重大科技创新的国家计划,并通过公共财政对此类创新进行直接的或引导性的投入。
我国目前的提法是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这是针对以企业为创新源头的技术创新而言的,而对以科技进步为源头的科技创新来说,还应明确以国家目标为导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技术有自主的选择,市场也会通过资源配置来推动创新,但不排斥政府积极介入其自主的研发过程。自主创新的各个阶段与市场的距离大致可确定政府和市场结合作用的界线。离市场越近的阶段,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越大;离市场越远的阶段,政府的作用越大。这意味着在创造新知识和新思想的阶段,更多地需要政府介入,包括政府提供引导性投资和支持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根据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实践,政府介入创新不是代替企业的主体地位,更不是挤出企业的创新投资,而是做更为公共的事情。
1 、 (单选题) 我国发展创新型经济时,不能节省的是:
A.物质资源
B.环境资源
C.资金投入
D.人员投入
正确答案:C,
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定位原文,“我国发展创新型经济时,不能节省的内容”出现在第一段。根据“我国各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经验证明,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节省的是物质资源、环境资源之类的物质投入,但不能节省资金投入”可知,发展创新型经济不能节省资金投入。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篇章阅读 细节查找 来源2013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1题
2 、 (单选题) 作者认为,政府在创新型经济中的角色不包括:
A.在市场失效后进行干预
B.制定法规保护专利
C.通过公共财政进行投入
D.制定重大科技创新的国家计划
正确答案:A,
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定位原文,“政府在创新型经济中的角色”出现在第二段。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根据“至多是在市场失效以后才需要政府干预。这是在不考虑创新的条件下提出的”可知,政府在创新型经济中的角色不包括在市场失效后进行干预,不符合原文,当选。B项,根据“创新成果具有溢出效应”与“靠政府规制来克服仿冒、剽窃等免费搭车行为”可知,政府需要制定政策保护创新成果,符合原文,排除B项。C项,根据“通过公共财政对此类创新进行直接的或引导性的投入”可知,政府需要通过公共财政进行投入,符合原文,排除C项。D项,根据“更为重要的是制定重大科技创新的国家计划”可知,政府需要制定重大科技创新计划,符合原文,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篇章阅读 细节查找 来源2013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2题
3 、 (单选题) 关于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国家为创新源头
B.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C.由国家支付创新成本
D.创新成果全民共享
正确答案:B,
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定位原文,“技术创新体系”出现在第三段。
第二步,对比选项。根据“针对以企业为创新源头的技术创新而言”可知,A项“国家”属于偷换概念,与原文不符。根据“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可知,B项符合原文,当选。C项“国家支付创新成本”和D项“创新成果全民共享”文中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B选项。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篇章阅读 细节查找 来源2013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3题
4 、 (单选题) 在哪个阶段最应发挥政府的作用:
A.自主研发阶段
B.产品成型阶段
C.知识创新阶段
D.市场销售阶段
正确答案:C,
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定位原文,“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出现在第二段和第四段。根据第二段“而一旦引入创新,就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和第四段“这意味着在创造新知识和新思想的阶段,更多地需要政府介入,包括政府提供引导性投资和支持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可知,政府应在创造新知识和新思想阶段发挥作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篇章阅读 细节查找 来源2013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4题
5 、 (单选题) 本文的主旨是:
A.国家应积极介入创新型经济
B.创新型经济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
C.创新型经济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
D.应建立对创新型经济投入的激励机制
正确答案:A,
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分析文章。第一段介绍创新型经济及其重要意义,第二段介绍政府介入创新的必要性,第三段提到我国目前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第四段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政府介入创新。故文章主要围绕“政府”与“创新”展开,强调政府有必要介入创新。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章主旨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拓展B项、C项和D项:没有谈到“政府”在“创新型经济”中的角色和作用。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篇章阅读 主旨概括 来源2013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5题
6 、 (单选题) ①虽然在诸多布衣之士那里,把功成身退视为理想的结局,但无可否认,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亦有渴望乃至留恋荣华富贵的虚荣感和现世享受的功利观念
②因为在他们的思想中,出而为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行他们理想中的道,而荣华富贵是附着于上的次生品
③渴望遇合,达则兼济天下,救国难,解民忧,建不朽之功,永世之业,这是布衣之士共同的理想目标
④乐道安贫是布衣之士在长时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可贵的精神气节
⑤然而,在荣华富贵与道之间,布衣之士首先选择的还是道
⑥当其与道不违时,他们可以而且也乐于接受;反之,就会毫不犹豫地舍弃它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④②⑥⑤
B.③②⑤④⑥①
C.④①⑤⑥②③
D.④③①⑤②⑥
正确答案:D,我的选择:尚未作答。回答错误
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③句讲“布衣之士共同的理想目标”;④句讲“乐道安贫是布衣之士的精神气节”。二者都可以做首句,不好排除。
第二步,观察各句,进行关联验证。②句比较特殊,由“因为”引导解释:布衣之士出而为仕的原因是道,而非荣华富贵。所以②句的前面应该是提供结论的句子,⑤句提到“在荣华富贵与道之间,布衣之士首先选择的还是道”,即提到了结论,故⑤②两句应该捆绑在一起。答案锁定D选项。
第三步,验证D选项。⑤句中有“然而”这一转折词,根据转折前后语义相反相对可知,⑤句前必有与之意思相反的内容表述,①句符合,所以①⑤两句应捆绑在一起。
因此,选择D选项。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语句表达 语句排序 来源2012年0303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43题
7 、 (单选题) 作为领导者,要心胸宽广,对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意见,要既能坚持原则又能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打击报复
B.听之任之
C.同情怜悯
D.灵活处理
正确答案:D,
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对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意见”“既能坚持原则又能……”可知,该空与“坚持原则”呼应,且感情色彩均偏积极。
第二步,辨析选项。只有D项“灵活处理”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拓展A项:“打击报复”强调报复,感情色彩消极。B项:“听之任之”强调放任,感情色彩消极。C项:“同情怜悯”侧重同情,是中性色彩,且不能与“坚持原则”呼应。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逻辑填空 实词辨析 来源2008年0426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4题
8 、 (单选题) 阁下的口才纵使可斡旋于元老院的众位元老之中,为生存计,眼下却只能屈尊当一名化妆品推销员;出众的将才也只能在棋盘上略略施展,或更糟,将漂流长江、壮行西域的雄心转化为麻将桌上的一碰一杠之中;大量的卡夫卡们龟缩在办公室里,成为丧失飞行能力的穴鸟;一张杂七杂八的晚报遮蔽了城市的黄昏,若干个电视频道抚慰着人心的不平;层出不穷的电脑软件帮助精力充沛的少男少女宣泄过剩的欲望,而浩渺无边的互联网络甚至已使人丧失承认“生有涯而学无涯”的勇气。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很多的人的才华被无情的现实埋没了
B.现代人由于诱惑过多,所以难以成才
C.我们生活中隐藏着很多有潜力的人
D.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容易沦于平庸
正确答案:D,
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通过四个分号引出五个分句,属于“分—分”结构,需找到五个分句论述内容的共同之处。每个分句都有人们变得平庸之意。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每个分句共性的提炼。
因此,选择D选项。拓展A项和C项:是对前三个分句共同点的提炼,没有体现后两个分句的内容。B项:前三个分句说明有一些很有才华的人,迫于生计等各种原因只能从事平庸的工作,“诱惑过多”前三句没有体现。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主旨概括 来源2012年0915新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4题、2012年0915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59题、2012年0915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45题、2012年0915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59题
9 、 (单选题) 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不再是信息唯一的大规模传播渠道,普通人也能成为主动的发声者,既可以________,更可以独家进行报道,甚至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然而,有的人发出的却是噪声,甚至是不实之词、________,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各抒己见 恶意中伤
B.众声喧哗 造谣生事
C.慷慨陈词 捕风捉影
D.集思广益 风言风语
正确答案:A,
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既可以……更可以……甚至成为”此二级递进结构可知:普通人发声有三种方式。其中横线处的方式表示的语意最轻,体现“普通人能够发表观点”这一含义即可。A项“各抒己见”指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符合语境。B项“众声喧哗”侧重声音大而杂,未体现“发表观点”的含义,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慷慨陈词”指意气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符合语境。D项“集思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由“、”可知,所填词语与“不实之词”形成并列关系且会造成“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的后果。A项“恶意中伤”指出自恶毒用心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可构成并列,符合语境。C项“捕风捉影”原意指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与“不实之词”重复,排除C项。
因此,选择A选项。拓展不实之词:指就是不符合事实的言词。风言风语:没有根据的、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另指私下议论暗中传说。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逻辑填空 成语辨析 来源2014年0615青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21题
10 、 (单选题) 残阳如血,给巨大的耶稣塑像镀上一层金黄,让它更显神秘庄严。站在“地球最高峰”,________塞班360度的海景,壮丽无比、美艳绝伦:岛周围有无数珊瑚礁,在阳光的________下,海水呈现出粉蓝、碧蓝、浅蓝、深蓝、墨蓝等奇幻色彩;在天际线那墨蓝的色彩下,就是马里亚纳海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凝视 反射
B.俯瞰 折射
C.遥望 直射
D.打量 照射
正确答案:B,
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站在‘地球最高峰’”及“塞班360度的海景”可知,第一个空的词语应表示从高处往下看。B项“俯瞰”指俯视,从高处往下看,符合文意。A项“凝视”指聚精会神地观看,不眨眼睛,神情专注;C项“遥望”指向远处看;D项“打量”是从上到下,仔仔细细地观察,不疏忽地观察人的衣着外貌,并对其做出评价。三者均与文意不符,排除A项、C项和D项。答案锁定B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折射”与“阳光”搭配合适,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拓展反射:①声波、光波或其他电磁波遇到障碍物或别种媒质面而折回;②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于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直射:①直接照射;②沿直线射击。照射:①光线射在物体上;②使暴露在射线(如X射线、镭辐射线或紫外线)下。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逻辑填空 实词辨析 来源2018年0421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32题、2018年0421海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39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