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8 13:18:19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丹东人事考试网
丹东人事考试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招考招聘信息:2020辽宁省丹东公务员考试备考:每日一练6月8日。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丹东华图招聘频道http://dandong.huatu.com/。或者关注丹东华图微信公众号dandonghuatujiaoyu,丹东华图咨询电话:0415-2860100
1 、 (单选题) 有70个病人,都患难治病R,并服用过同样的常规药物。这些病人被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第一组服用用于治疗R的试验药物K素,第二组服用不含K素的安慰剂,10年后的统计显示,两组都有34人死亡。因此,这种药物是无效的。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A.在上述活着的病人中,第二组的比第一组的更年长
B.在上述死亡病人中,第二组的平均寿命比第一组的小两岁
C.在上述活着的病人中,第二组的比第一组的病情更严重
D.在上述死亡病人中,第二组的平均死亡年份比第一组的早两年
正确答案:D,
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这种药物是无效的。
论据:服用K素和不服用K素的两组病人死亡人数相同。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第二组比第一组更年长可能跟实验对象的实际年龄差异有关,不一定是K素导致的,不具有削弱作用。
B项:不明确项。平均寿命可能跟实验对象的实际年龄差异有关,不一定是K素导致的,不具有削弱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强调活着的病人中,说明不吃药的第二组病情更严重,说明吃药可能有效,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反向论据。强调吃药的第一组寿命长于第二组,说明药物是有效的,能缓解病情,延长生命时间,具有削弱作用。
第四步,强度比较。
题干试验一共70名病人,分为两组后,各组35人。十年后两组都有34人死亡,那么C项中活着的病人只有2人,样本数量太少,而D项中是考查逝去的人的死亡年份,样本数量高于C项,得出的结论更可靠,故D项的削弱力度强于C项。
因此,选择D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逻辑判断 削弱论证 来源2013年0414深圳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2题2 、 (单选题) 刻板印象: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以下选项中不存在刻板印象的是:
A.老板第一眼看到小李就非常喜欢他,在工作中予以重用
B.张三不想与日本人合作,因为日本人尚武、有野心
C.王五从不买温州产品,觉得那里生产的商品质量不好
D.在人们的心目中,母亲是一个伟大的形象,她们慈爱、温柔、贤慧、为家庭尽心尽力
正确答案:A,
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②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老板的行为,只反应他对小李个人的看法,不属于“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不符合定义;
B项:张三认为日本人尚武、有野心,是对日本这一民族的固有看法,属于“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并且尚武、有野心也属于“概括而笼统的看法”,符合定义;
C项:王五觉得温州产品质量不好,属于“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并且觉得商品质量不好也属于“概括而笼统的看法”,符合定义;
D项:母亲形象伟大,她们慈爱、温柔、贤惠、为家庭尽心尽力,属于“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并且也属于“概括而笼统的看法”,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定义判断 单定义 来源2009年0426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94题3 、 (单选题) 峰终效应是指我们对一项事物的体验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峰(高峰)与终(结尾)时的体验,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基本没有影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峰终效应的是:
A.这部小说构思奇巧,情节跌宕起伏,作者的写作手法也很细腻,可惜在小说结尾处的安排落入俗套,让人难免有虎头蛇尾的感觉
B.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虽然与美国设计的相比都很落后,但该种战斗机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都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
C.星光咖啡馆尽管总是排长队,价格昂贵,而且要长时间等待咖啡制作,但每天仍然吸引了大量的顾客,顾客们说吸引他们下次再去的是咖啡的味道
D.佳佳超市不设导购员,会让顾客觉得有些不方便,但是超市里物美价廉的商品,以及允许顾客随意试用商品的服务让这里总是顾客盈门
正确答案:A,
,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只能记住在峰(高峰)与终(结尾)时的体验;
②在过程中的体验对记忆基本没有影响。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有虎头蛇尾的感觉,是将体验的过程(构思奇巧,情节跌宕起伏)与结尾时的体验(俗套安排)相比较而得出的结论,并非“在过程中的体验对记忆基本没有影响”,不符合定义;
B项:转折后是重点,能记住的是战斗机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好的方面,零部件落后对记忆基本没有影响,符合定义;
C项:能记住的是咖啡好的味道,排长队、价格昂贵对记忆基本没有影响,因此有大量顾客购买,符合定义;
D项:能记住的是物美价廉的商品和随意试用商品的服务,没有导购员带来的不便对记忆基本没有影响,因此顾客盈门,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定义判断 单定义 来源2010年0327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甲卷)第60题
4 、 (单选题) 从A、B、C、D四个图形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使得它保持第一行四个图形所呈现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正确答案:C,易错项:B。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图形均由两个图形相交构成,优先考虑相交图形的特征。题干两图形相交部分均由4条直线构成,只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 数量类 线 来源2011年0917新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兵团)第68题、2011年0917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8题、2011年0917甘肃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8题、2011年0917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3题
5 、 (单选题)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或者人民检察院提起的,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物质损失的赔偿而进行的诉讼。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利构成犯罪,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国家赔偿。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法院可以受理被害人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的是:
A.抢劫案,要求被告人赔偿被抢走并变卖的金项链
B.寻衅滋事案,要求被告人赔偿所造成的物质损失
C.虐待被监管人案、要求被告人赔偿因体罚虐待致身体损害所产生的医疗费
D.故意伤害案,要求被告人赔偿因硫酸毁容所造成的精神损失
正确答案:B,,易错项:A。
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被告人负刑事责任时;
②附带解决由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或者人民检察院提起的;
③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物质损失的赔偿;
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利构成犯罪;
⑤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抢劫案中的财物本来就属于应该退赔的,不必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B项:寻衅滋事,属于“被告人负刑事责任”,涉及到的物质损害,属于“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物质损失”,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C项:施虐人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虐待被监管人,属于“侵犯他人人身构成犯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D项:精神损失不属于“物质损失”,法院不会受理附带民事诉讼。
因此,选择B选项。拓展《刑诉解释》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缴、退赔的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刑诉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诉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考点判断推理 定义判断 单定义 来源2018年1027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法检)第78题
6 、 (单选题) 目前,我国民用航空市场还不够发达,民航飞行时长与一些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日益增长。因此,我国民用航空市场潜力巨大。
上述论证最可能基于的潜在假设是:
A.我国旅游需求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B.旅游需求的增长能够有效推动民用航空市场的发展
C.我国民航飞行时长将达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
D.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
正确答案:B,
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假设”,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民用航空市场潜力巨大。
论据:人民群众旅游需求日益增长。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指出旅游需求空间会有增长,是对原有论据的肯定,但是否一定选择飞机出行并不确定,不具有加强作用。
B项:建立联系。把论据中的“旅游需求”和论点中的“民航市场潜力”之间建立联系,属于前提,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飞行时长与发达国家相同,但并没有和现阶段我国的飞行市场进行比较,并不能说明我国未来发展状况,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解释了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但是没有涉及到交通的发展状况,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逻辑判断 加强论证 来源2018年1118广东选调生考试《思维能力测验》真题第4题
7 、 (单选题) 每四年一届的世界哲学大会在希腊雅典举行。H大学的张教授,马教授和李教授中至少一人参加了这届国际哲学盛会,已知:
I.只有向大会组委会提交一篇英文论文并经评审通过的报名者,才能获得组委会发出的会议邀请函。
II.由于张教授和马教授是同一研究室的同事而且经常合作进行研究,如果张教授前往雅典参加这次大会,那么马教授也肯定会一同参加。
III.李教授在受聘H大学之前曾留学德国,他向大会组委会提交了一篇用德语撰写的有关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学术论文。
根据以上情况,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李教授参加了这届世界哲学大会
B.张教授参加了这届世界哲学大会
C.张教授和马教授均参加了这届世界哲学大会
D.马教授参加了这届世界哲学大会
正确答案:D,
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已知条件为:张、马、李至少有一人参加;
Ⅰ可翻译为:获得邀请函→提交英文论文且通过评审,其逆否命题为:¬提交英文论文或¬通过评审→¬获得邀请函;
Ⅱ可翻译为:张参加→马参加,其逆否命题为:¬马参加→¬张参加;
Ⅲ可翻译为:李提交了德语论文;
由Ⅲ可知,李没有提交英文论文,结合Ⅰ的逆否命题,根据“或关系”的特性:“一真即真”,可得:李没获得邀请函,因此李没参加,排除A项。由Ⅱ的逆否命题可得,如果马没参加,那么张也没参加,三个人都没参加,与题干“至少有一人参加”矛盾,所以马一定参加了,而张是否参加不确定。
因此,选择D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逻辑判断 分析推理 来源2014年1221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A卷)第117题、2014年1221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第121题
8 、 (单选题) 行驶∶违章∶罚款
A.学习∶成绩∶奖励
B.栽培∶减产∶施肥
C.竞争∶优势∶成功
D.锻炼∶受伤∶医治
正确答案:D,易错项:A。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行驶”过程中“违章”会被“罚款”,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且“违章”是动词。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学习”过程中“成绩”好会被“奖励”,但“成绩”是名词,排除;
B项:“栽培”的结果可能是“减产”,“减产”并非在“栽培”过程中发生的,排除;
C项:“竞争”过程中有“优势”会带来“成功”,但“优势”是名词,排除;
D项:“锻炼”过程中“受伤”需要被“医治”,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且“受伤”是动词,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类比推理 内涵关系 对应 来源2016年0423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6题
9 、 (单选题) 干旱∶沙漠
A.笔直∶树干
B.坚硬∶水泥
C.寒冷∶南极
D.多雨∶赤道
正确答案:C,
,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沙漠”一定是“干旱”的,“干旱”是“沙漠”的必然属性。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树干”不一定都是“笔直”的,“笔直”是“树干”的或然属性,排除;
B项:“水泥”遇水后呈流动状态,硬化后才是“坚硬”的,因此,“坚硬”不是“水泥”的必然属性,排除;
C项:“南极”一定是“寒冷”的,“寒冷”是“南极”的必然属性,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赤道”地区分为旱季和雨季,“赤道”不一定是“多雨”的,“多雨”是“赤道”的或然属性,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类比推理 内涵关系 属性 来源2016年0423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乡镇)第59题、2016年0423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县级)第64题
10 、 (单选题) 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正确答案:C,
,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由“横线”、“加号”、“椭圆”、“三角形”组成,考虑数元素个数和种类。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图形每种元素数量单独考虑无规律,考虑元素换算。假设换算后元素的个数为常数数列,即9*“横线”=3*“横线”+3*“加号”=“横线”+“加号”+2*“椭圆”=“横线”+2*“三角形”,可得以下等式:
①“加号”=2*“横线”;
②“椭圆”=3*“横线”;
③“三角形”=4*“横线”。
根据①②③式,对各选项进行换算,四个选项“横线”数依次为:10、12、9、8,只有C项符合9条“横线”。
因此,选择C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 数量类 素 来源2008年0929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72题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