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9 13:39:04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丹东人事考试网
丹东人事考试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招考招聘信息:2020辽宁省丹东公务员考试备考:每日一练6月9日。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丹东华图招聘频道http://dandong.huatu.com/。或者关注丹东华图微信公众号dandonghuatujiaoyu,丹东华图咨询电话:0415-2860100
1 、 (单选题)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我几乎说不出秋比冬为什么更好,也许因为那枝头的几片黄叶,或是那篱畔的几朵残花,在那些上边,是比较冬天更显示了生命,不然,是在那些上面,更使我忆起了生命吧。一只黄叶,一片残英,那在联系着过去与将来吧。它们将更使人________,更使人________,更使人________及________一些关于生活的事吧。
A.凝视 深思 遐想 希冀
B.凝望 沉思 遐想 期冀
C.凝望 深思 怀想 期冀
D.凝视 沉思 怀想 希冀
正确答案:D,
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空格所在的句子是对于前文的总结概括。四个空格分别对应着“更显示了生命”“使我忆起了生命”“联系着过去”“联系着将来”,则第三空呼应“联系着过去”。A项和B项“遐想”是指超越现实做高远的想象,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和B项。C项和D项“怀想”指怀念,常搭配过去的事物,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一空。C项“凝望”指注目远望,适用于看遥远的物体,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凝视”指不眨眼睛地看,根据文段,“我”看枝头的黄叶非常认真,“凝视”符合语境。答案锁定D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二和第四空。原文四个空格具有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沉思”指深思;“希冀”指希图,希望得到。先“凝视”,再“沉思”,接着“怀想”过去,最后“希冀”未来。填入“沉思”和“希冀”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拓展深思:①深刻地思考;②深深的思念。期冀:期望;希冀。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逻辑填空 实词辨析 来源2008年0112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8题
2 、 (单选题) 罗尔斯曾有一段关于如何读书的自白,颇足发人深省。他说:“我读前人的著作,如休谟或康德,有一个视为当然的假定,即这些作者比我聪明得多。如果不然,我又何必浪费自己和学生的时间去研读他们的著作呢?如果我偶尔在他们的论证中见到了一点错误,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他们自己一定早已见到了这个错误,并且处理过了。总之,他们的著作中绝没有简单的一般错误,也没有关系重大的错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读书要有怀疑精神
B.读书须持谦逊态度
C.读书最忌不求甚解
D.读书不能人云亦云
正确答案:B,
,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全文叙述了罗尔斯关于如何读书的自白,先讲了读前人著作时假定别人比自己聪明得多,最后由“总之”引出重点,主要论述了前人的著作中没有简单的错误,即使发现错误,也会接受这种处理过的“错误”,不轻易进行否定。文段为“分—总”结构,最后一句是主旨句,体现的是一种谦虚好学的精神。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B选项。拓展A项、C项和D项:“怀疑精神”“不求甚解”“不能人云亦云”文段中均未提及。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意图判断 来源2013年0316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A卷)第44题、2013年0316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第24题
3 、 (单选题) 散存于民间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从19世纪起就大量流向海外,幸存于国内民间的藏品________,而拥有这些宝贝的藏家对拍卖这件事还抱有怀疑和惧怕的心理,不敢轻易拿出藏品交易。________的春秋两季拍卖,在不紧不慢的节奏中积累出市场,经过大约10年的蛰伏期,中国文物艺术品价值逐渐________出来。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比比皆是 大张旗鼓 显露
B.偶有所闻 循序渐进 展示
C.凤毛麟角 周而复始 迸发
D.五花八门 水到渠成 呈现
正确答案:C,
,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所填词语搭配“幸存于国内民间的藏品”,根据“散存于民间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大量流向海外”可知,幸存于国内民间的藏品很珍贵而且很少。A项“比比皆是”指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D项“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两项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D项。B项“偶有所闻”指偶然听说,通常主语是人,不能搭配“藏品”,排除B项。C项“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符合文意。答案锁定为C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三空。根据“在不紧不慢的节奏中积累出市场”“大约10年的蛰伏期”可知,春秋两季拍卖一直在春秋两季持续进行着,“周而复始”指循环往复,符合文意。经过积累、10年蛰伏期,中国文物艺术品价值得以生发出来,“迸发价值”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拓展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指学习或工作)。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会成功。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现出。展示: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迸发:由内而外地突然发出。呈现:显出;露出。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逻辑填空 实词与成语综合考查 来源2019年615青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省市州级)第33题
4 、 (单选题) 缺乏必要的试错机制,很多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对改革创新都心存________情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导致改革创新动力普遍不足。以此来看,________“改革失败”的责任,创造一个宽容的创新环境,才能让更多的政府部门和官员“甩开膀子”谋改革、搞创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畏难 豁免
B.紧张 宽恕
C.侥幸 淡化
D.抵触 忽略
正确答案:A,
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缺乏必要的试错机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知,很多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是一种保守心态,因害怕出错而不敢改革创新。B项“紧张”指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不符合文意。C项“侥幸”形容意外或偶然地获得利益或免去不幸,且“侥幸”一般搭配对象为“心理”而非“情绪”,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A项“畏难”指害怕困难;D项“抵触”指跟另一方有矛盾。二者均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第二空搭配“责任”。A项“豁免”指免除(处罚、捐税、劳役等),免除“改革失败”的责任,符合文意。D项“忽略”指主观不重视,文段强调是“要有容错机制”,而不是完全不理会“改革的失败”,且“忽略”与“责任”搭配不当,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拓展紧张:①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②激烈或紧迫,使人精神紧张;③供应不足,难于应付。宽恕:宽容饶恕原谅。淡化:①使含盐分较多的水变成可供人类生活或工农业生产用的淡水;②(问题、情感等)逐渐冷淡下来,变得不被重视或无关紧要。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逻辑填空 实词辨析 来源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副省级)第25题、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市地级)第25题
5 、 (单选题) 一些精神疾病可以理解为不同的思考方式。米开朗基罗、贝多芬、梵高等许多名人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特性。他们的艺术才华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他们的精神紊乱,就像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的那样,伟大的天才无不带有一丝疯狂。日前,一项针对数十万人进行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和躁郁症等疾病与创造力之间的确存在基因上的关联。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艺术大师们都有精神疾病特性
B.精神病可理解为一种思考方式
C.创造力与精神病具有基因关联
D.名人的艺术才华源于精神紊乱
正确答案:B,
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观点,即“一些精神疾病可以理解为不同的思考方式”,然后通过举例论证的方式对首句观点进行论证。文段结构为“总—分”,主旨句为首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B选项。拓展A项:“都有”表述绝对,且是举例论证中的内容,非重点。C项和D项:均为举例论证的部分,偏离文段重点。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意图判断 来源2015年0919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44题
6 、 (单选题) 目前,美国和西方各国深陷2008年以来的世界经济萧条中,复苏________;另一方面,中国、印度等金砖国家又呈现出经济增速下行的征兆。在此世界经济格局下,重温哈耶克与凯恩斯之间有关货币、利息、信用、资本形成和商业周期发生机理的大论战,重新________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经济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和复苏机理,不但具有经济学说史上的理论意义,也显然有着极强的、切实的和巨大的当下意义。
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A.步履维艰 认识
B.遥遥无期 反思
C.进退维谷 探讨
D.旷日持久 审视
正确答案:A,
,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是指美国和西方国家在经济萧条的背景下,复苏之路非常困难。A项“步履维艰”是指行走困难,行动不便或创业经营艰辛。其艰辛之意,正对应文段复苏之难,符合文意。B项“遥遥无期”形容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实现的可能性很小,非常之久。该词侧重时间之久,没有“困难”的含义,排除B项。C项“进退维谷”形容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处境艰难,进退两难。文中并无“两难”的含义,排除C项。D项“旷日持久”指耗费时日,侧重时间久而非困难,排除D项。答案锁定A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填入空格的动词搭配的宾语为原因和机理,“认识”有认清之意,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拓展反思: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探讨:研究讨论。审视:仔细看。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逻辑填空 实词与成语综合考查 来源2014年0927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21题、2014年0927甘肃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27题
7 、 (单选题) 与真菌、细菌、病毒、昆虫等生物相比,人可能更脆弱,作为一种对有害生物所向披靡的杀虫剂,溴甲烷对人的毒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剂,可对人的皮肤、肺、肾脏和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衰竭、休克等症状,个别中毒者还会双目失明。经溴甲烷消毒后的土壤,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然而,溴甲烷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而这些生物对于调节土壤的微生态、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经溴甲烷熏蒸处理后,土壤中的生物种类急剧减少,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由于没有其他种类生物的竞争和牵制,农作物的病原菌势必大量繁殖、积累,这就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反过来,又不得不加大溴甲烷的用量,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到大气中,影响大气臭氧层,破坏大气环境。正是由于溴甲烷存在“不光彩”的一面,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呼吁尽快禁止使用溴甲烷。
从上下文看,下列对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到大气中,破坏大气臭氧层,恶化大气环境
B.溴甲烷无色无味,作为熏蒸剂使用时,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C.溴甲烷虽然能杀灭病原菌,但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
D.溴甲烷可使有的中毒者出现心脏衰竭、休克、双目失明等症状
正确答案:B
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A项对应“更为严重的是,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到大气中,影响大气臭氧层,破坏大气环境”,符合原文。C项对应“然而,溴甲烷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符合原文。D项对应“溴甲烷对人的毒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剂,可对人的皮肤、肺、肾脏和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衰竭、休克等症状,个别中毒者还会双目失明”,符合原文。B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提及。
因此,选择B选项。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细节理解 来源2008年0525深圳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39题
8 、 (单选题)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队的屠戮妇婴的________,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________,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伟绩 武功
B.罪行 行径
C.暴行 罪恶
D.罪恶 罪行
正确答案:A,
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文明人”“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可知,文段第二句为反语,暗含强烈的讽刺意味,该空应填入积极感情倾向词,凸显反讽意味。B项“罪行”、C项“暴行”和D项“罪恶”均体现消极感情色彩,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和D项。而“伟绩”指伟大的功绩,体现积极感情色彩,符合文意。锁定答案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该空也需要填一个积极感情色彩的词。“武功”指军事方面的功绩,体现积极感情色彩,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拓展罪行:指犯罪的行为。行径:①通行的小路;②行为、举动,多指不好的。暴行:指残暴凶恶的行为。罪恶:指危害严重的行为、犯罪的行为。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逻辑填空 实词辨析 来源2008年0106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40题
9 、 (单选题) 现代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化大生产取代了传统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这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内在地包含了文化模式的转变。因为,社会化大生产的运行机制和组织方式的根本原则是由理性主义文化模式所提供的理性原则和科学原则,以及体现理性精神的现代组织原则。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传统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使得农业文明长期停滞不前
B.社会化大生产的核心是理性主义文化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C.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文化模式的转变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D.文化模式的转变在根本上给人类带来了现代工业文明
正确答案:C,
统计答题时间:0秒,全站正确率:54%,易错项:B。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现代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化大生产取代了传统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农业文明长期停滞不前”无中生有,排除A项。B项对应“这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内在地包含了文化模式的转变。因为,社会化大生产的运行机制和组织方式的根本原则是由理性主义文化模式所提供的理性原则和科学原则……”,根据文意,生产方式的变革只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个表现,并不能得出是其核心,排除B项。C项对应“现代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内在地包含了文化模式的转变”,表述正确。D项“根本上给人类带来了现代工业文明”文段没有提及,文段没有说文化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带来现代工业文明,而是现代工业文明包含生产方式和文化模式的转变,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 C 选项。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细节理解 来源2019年0420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34题
(编辑:丹东华图01)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