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6 13:40:11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丹东人事考试网
丹东人事考试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招考招聘信息:2020辽宁省丹东公务员考试备考:每日一练6月16日。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丹东华图招聘频道http://dandong.huatu.com/。或者关注丹东华图微信公众号dandonghuatujiaoyu,丹东华图咨询电话:0415-2860100
1 、 (单选题) 在计算机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完成许多工作,但正是因为对计算机的过度依赖,青少年动手能力的发展受到抑制。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无处不使用计算机来寻找答案,而不是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因此,过多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青少年实际动手能力要比其他孩子差。
以下说法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断?
A.过度依赖计算机的青少年和较少接触计算机的青少年在智力水平上差别不大
B.大多数青少年在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自己动手解决一些问题
C.青少年能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本身也是对动手能力的训练
D.那些较少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自己动手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较强
正确答案:D,
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过多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实际动手能力要比其他孩子差。
论据: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无处不使用计算机来寻找答案,而不是亲自动手解决问题。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智力水平与动手能力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增加反向论据。大多数青少年在使用计算机时会自己动手解决一些问题,则这部分青少年动手能力不一定差,具有削弱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对动手能力的训练,说明使用计算机也能加强青少年动手能力,不一定会导致动手能力差,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论据。该项强调较少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动手能力强,符合题干论点,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逻辑判断 加强论证 来源2010年0613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1题
2 、 (单选题)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中的现象不属于低碳生活的范畴:
A.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B.使用电脑时,尽量使用低亮度,开启程序少些;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
C.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
D.在跑步机上锻炼取代在公园中慢跑
正确答案:D,
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
②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利用废旧报纸吸潮、去异味,属于循环利用、节约能源的行为,符合定义;
B项:电脑使用低亮度,午休和下班关掉电源,属于节能减排的行为,符合定义;
C项:滚筒干衣机是高耗能电器,用人工晾晒取代,节约了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定义;
D项:跑步机上锻炼比公园慢跑消耗更多的电能,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属于节能减排的行为,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定义判断 单定义 来源2014年0316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5题
3 、 (单选题) 某办公室有教育学硕士、教育学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学士各一人。四人中,甲不是教育学硕士,也不是哲学学士;甲和丙学习的是同一门学科;乙只获得了学士学位;丁不学哲学。
如果上述表述为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教育学学士
B.乙是哲学学士
C.丙是哲学学士
D.丁是教育学学士
正确答案:C,
,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具有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根据条件“甲不是教育学硕士,也不是哲学学士”可知:(1)甲是教育学学士或者哲学硕士;
根据条件“丁不学哲学”可知:(2)丁学教育学;
根据“甲和丙学习的是同一门学科”和(2)可知:(3)甲和丙学哲学;
结合(1)和(3)可知:甲是哲学硕士;
结合题干条件可进一步推知:丙是哲学学士、乙是教育学学士、丁是教育学硕士。
因此,选择C选项。拓展解法二:本题也可以采用代入法解题。
代入A项:甲是教育学学士,丙就是教育学硕士,乙就是哲学学士,丁是哲学硕士,与题干条件“丁不学哲学”矛盾,排除;
代入B项:乙是哲学学士,甲和丙是教育学科,丁是哲学硕士,与题干条件“丁不学哲学”相矛盾,排除;
代入C项:丙是哲学学士,甲是哲学硕士,乙是教育学士,丁是教育学硕士,符合题干条件;
代入D项:丁是教育学学士,甲就是哲学硕士,丙就是哲学学士,乙就是教育学硕士,与“乙只获得了学士”相矛盾,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逻辑判断 分析推理 来源2019年0413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县级)第49题
4 、 (单选题) 食品污染物指不是有意加入食品中,而是在生产、制造、加工、调制、处理、填充、包装、运输和贮藏等过程中带入食品中,或是由于环境污染带入食品中的任何物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食品污染物的是:
A.对肉质进行嫩化改良而使用的木瓜蛋白酶成分
B.“三鹿奶粉”事件中“问题奶粉”含有的三聚氰胺成分
C.油炸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入增多剂而产生的铝成分
D.食品腌制时,使用的添加剂中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
正确答案:C,
易错项:D。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不是有意加入食品中;
②在生产、制造、加工、调制、处理、填充、包装、运输和贮藏等过程中带入食品中;
③环境污染带入食品中。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为嫩化肉质加入的木瓜蛋白酶,是有目的的添加,不属于“不是有意加入食品中”,不符合定义;
B项:问题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是生产者有意加入的,不属于“不是有意加入食品中”,不符合定义;
C项:铝成分是在油炸过程中产生的,属于“在加工、调制过程中带入食品中”,并不是有意将铝加入食品中,符合定义;
D项:添加剂中含有亚硝酸盐,是有目的的添加,不属于“不是有意加入食品中”,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定义判断 单定义 来源2011年0424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0424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0424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0424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0424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0424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0424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0424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0424海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0424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0424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0424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0424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0424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0424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0424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0424青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0424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2011年1015西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8题
5 、 (单选题)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成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③⑤⑥
C.①②⑤,③④⑥
D.①③④,②⑤⑥
正确答案:B,
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每幅图都由两个多边形连接组成,考虑静态位置中图形的连接性。
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
六幅图形都是线连接,考虑连接线的特征,①②④三幅图形中.公共边均存在包含关系(均有一个四边形属于整体连接),而③⑤⑥三幅图形中.公共边均是错开的(均属于部分连接),分为两组。
因此,选择B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 位置类 静态位置 来源2014年0412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74题、2014年0412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2题、2014年0412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71题、2014年0412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1题、2014年0412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1题、2014年0412海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73题、2014年0412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71题、2014年0412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71题、2014年0412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81题
6 、 (单选题) 聪明∶耳聪目明
A.长安∶长治久安
B.卑鄙∶卑微鄙陋
C.悲愤∶悲痛愤怒
D.辨症∶辨别症候
正确答案:B,
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耳聪目明”本义指耳朵、眼睛反应灵敏,后被引申成“聪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聪明”是“耳聪目明”的引申义,二者属于引申义与本义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长安”是西安的古称,“长治久安”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太平,二者含义完全不同,排除;
B项:“卑微鄙陋”本义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后被引申成“卑鄙”,形容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因而“卑鄙”是“卑微鄙陋”的引申义,二者属于引申义与本义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悲愤”即“悲痛愤怒”,二者含义完全相同,不属于引申义与本义的对应关系,排除;
D项:“辨症”即“辨别症候”,二者含义完全相同,不属于引申义与本义的对应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类比推理 内涵关系 对应 来源2017年0311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C卷)第74题
7 、 (单选题) 某公司在选派与外商谈判的人员时,有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为了组成最佳谈判阵容,公司有如下安排:如果派甲去,而且不派乙去,那么丙和丁中至少要派一人去。
如果公司没有派甲去,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A.派乙去,不派丙和丁去
B.不派乙去,派丙和丁去
C.乙、丙、丁都没派去
D.乙、丙、丁都派去
正确答案:C,
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而且”,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甲且¬乙→丙或丁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不派丙和丁去”是对①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甲且¬乙)”,根据摩根定律,可得“¬甲或乙”;“派乙去”是对“或关系”一支的肯定,根据或关系特性“一真则真”,不能确定甲是否去,排除;
B项:“派丙和丁去”是对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不能确定甲是否去,排除;
C项:“不派丙和丁去”是对①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甲且¬乙)”,根据摩根定律,可得“¬甲或乙”;“不派乙去”是对“或关系”一支的否定,根据否定肯定式,可得“甲不去”,可以推出不派甲去,符合;
D项:“派丙和丁去”是对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不能确定甲是否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逻辑判断 翻译推理 来源2008年0525吉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乙卷)第78题
8 、 (单选题)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4.83岁,而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左右。因此,六十多年前人们认为的老年人现在看起来其实只是中年人。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A.建国以来,新生婴儿死亡数量的减少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加的最重要原因
B.建国初期,国家正从战乱转向和平,全国形势仍不稳定,人口数量远低于现在
C.建国初期,生活环境比较艰苦,人们的营养水平比现在差得多
D.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水平比建国初期有很大提高
正确答案:A,
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六十多年前人们认为的老年人现在看起来其实只是中年人。
论据: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4.83岁,而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左右。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削弱论点。该项意思既是建国初期人口平均寿命较小是因为初生婴儿早夭进而拉低平均寿命,并不是因为大部分人活到35岁就死了,而是有的人活得比较老,很多婴儿死得早,然后平均后的寿命在35岁,所以并不是建国初期的35岁就是现在的70岁高龄的老年人,具有削弱作用。
B项:无关选项。说明的是人口数量,与题干论述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增加论据。现在人的寿命比以前长的原因在于营养,具有加强作用。
D项:增加论据。现在人的寿命比以前长的原因在于医疗,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A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逻辑判断 削弱论证 来源2014年0118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第119题、2014年0118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A卷)第120题
9 、 (单选题) ( ) ( ) 对于 司机 相当于 ( ) ( ) 对于 农民
A.汽车 汽油;土地 山村
B.路况 出租车;气候 播种机
C.刹车 方向盘;铁锹 水塘
D.驾驶 汽车;推销 蔬菜
正确答案:B,
易错项:D。解析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司机”驾驶“汽车”需要“汽油”,三者属于对应关系,“农民”生活在“山村”,“农民”在“土地”上耕种,均属于场所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司机”开“出租车”需要考虑“路况”,三者属于对应关系,“农民”开“播种机”需要考虑“气候”,三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刹车”也称为制动,是指使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及其他运输工具或机械等停止或减低速度的动作,和“方向盘”无明显逻辑关系,“铁锹”和“水塘”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司机”“驾驶”“汽车”,三者属于必然对应关系,“农民”“推销”“蔬菜”,但“推销”“蔬菜”的不一定是“农民”,三者属于或然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类比推理 内涵关系 对应 来源2013年0928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90题
10 、 (单选题) 民事单方法律行为:是指根据民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是:
A.美国公民约翰在中国某大学访学期间,租用该大学学术中心406房间,租期为三个月
B.王一在自动存款机上,将4500元现金存进去了
C.王二发现洗发精用完了,到设在楼下超市的自动售货柜上付款后,取走了一瓶洗发精
D.小张搬家时,将一套旧沙发和一台四成新洗衣机丢弃在小区垃圾分类回收处
正确答案:D,
,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民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租用学术中心房间,需要约翰和大学两方达成协议,并非“民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不符合定义;
B项:王一在ATM上存钱,需要在开户时双方签订协议开通ATM存取钱业务才能够操作,并非“民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不符合定义;
C项:通过超市设立的自动售货柜买洗发精,实质是跟超市进行交易,需经双方认可才成立,并非“民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不符合定义;
D项:公民具有自由支配私有财产的权利,将沙发和洗衣机丢弃不需经过他人的同意,属于“民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考点判断推理 定义判断 单定义 来源2012年0421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91题
(编辑:丹东华图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