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1 14:20:09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丹东人事考试网
丹东人事考试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招考招聘信息:2020年公务员考试备考:每日一练7月1日。更多招聘信息敬请关注丹东华图招聘频道http://dandong.huatu.com/。或者关注丹东华图微信公众号dandonghuatujiaoyu,丹东华图咨询电话:0415-2860100
1 、 (单选题)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强大后劲取决于包括科学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需要有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能工巧匠,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广大民众是基础和支撑。没有公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庞大的高素质劳动大军,难以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实力。
这段文字中主要讨论的是:
A.公民科学素质同样是核心竞争力
B.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劳动大军
C.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务之急
D.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实力
正确答案:A,
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积极作用,然后通过关键词“取决于”引出文段重点“包括科学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不断提升”,后面进一步论证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并且再次呼吁“广大民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最后通过“没有……就……”从反面论证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必要性。文段为“分—总—分”结构,重点句是第二句“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该重点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主旨概括 来源2016年0312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C卷)第33题
2 、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了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新常态。
B.虽然“限外令”的松动改进了一些在华外国人的购房意愿,但分析人士认为,其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依然较小。
C.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积极大力倡导廉政,并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廉政信条,力图使官吏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克制。
D.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
正确答案:C,
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A项句式杂糅,“根据……”和“……显示”杂糅,可以改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或者“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第二步,B项搭配不当,“改进”不能搭配“意愿”。
第三步,C项表述明确,没有语病。
第四步,D项语义重复,“大约”“左右”只保留其中一个即可。
因此,选择C选项。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语句表达 病句辨析 来源2017年0326深圳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6题
3 、 (单选题) 与2008年国人在雪灾、地震、奥运、丰收种种________的情绪中翻滚相比,2009年的开端显得平稳了很多。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荡气回肠
B.跌宕起伏
C.悲欢离合
D.峰回路转
正确答案:B,
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雪灾、地震、奥运、丰收”及“翻滚”可知,2008年国人情绪多变、不稳定,与2009年的“平稳”相对。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荡气回肠”强调文章、乐曲动人,与文段“情绪”搭配不当,排除A项。B项“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符合文意。C项“悲欢离合”泛指生活中的遭遇;D项“峰回路转”形容挫折后的转机。二者均不能体现“不稳定”之意,排除C项和D项。
因此,选择B选项。拓展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悲欢离合:悲伤和欢乐,离别和团聚,泛指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逻辑填空 成语辨析 来源2009年1206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5题、2012年0318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25题
4 、 (单选题) 一个人从小就生活在平等、尊重的环境中,长大了就会更平等地对待人和事。反之,从小就生活在_________的训导或者宠物般的溺爱中,就很难养成健康的人格,容易变得__________,甚至容易走极端。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盛气凌人 平庸
B.吹毛求疵 固执
C.唠唠叨叨 偏激
D.居高临下 偏执
正确答案:D,
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由该空前面的“反之”可知,该空应该和“平等、尊重”构成反义。B项“吹毛求疵”指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C项“唠唠叨叨”指说话啰嗦,一说起来没个完。二者均不能与“平等、尊重”构成反义,排除B项和C项。A项“盛气凌人”指傲慢自大,气势逼人;D项“居高临下”指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势。二者均能与“平等、尊重”构成反义,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由该空后面的“甚至”可知,该空需要填一个与“走极端”意思相近但程度较轻的词。A项“平庸”指寻常而不突出,不能体现“走极端”之意,排除A项。D项“偏执”指偏激而固执,与“走极端”语义相近,且程度较轻,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拓展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偏激:思想、主张、言论等过火,有失平允。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逻辑填空 实词与成语综合考查 来源2017年0422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19题
5 、 (单选题) 汉字的方块式结构由点画穿插而成,经历过多次演变,形成篆、隶、草、行、楷五种字体。篆书是匀净的线条组织,结构类似图案。隶书笔画变篆书的婉转为方折,横平竖直、撇捺翻挑,结构仿佛“崇台重宇”。楷书的笔画形状最丰富,结体欹侧而端庄。行书也是欹侧的体态,但是笔画牵连映带,具有流利的美韵。草书线条连绵盘曲,结构简略,放逸生奇。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是:
A.中国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
B.书法的外在形式美来自汉字形态
C.书法的内在美韵来自书写的笔力、笔势
D.书法这门艺术的显著特征是由“汉字”与“书写”所决定
正确答案:B,
易错项:D。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汉字的结构特点及经过演变形成了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接着分别介绍了这五种字体在线条、结构上的特点。文段结构为“总—分”,主要讲述汉字的在线条、结构上的特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中的“形式美”及“汉字形态”对应“汉字的线条、结构特点”,与文意相符。
因此,选择B选项。拓展A项:“书写汉字的艺术”在原文中没有体现。C项:“内在美韵”和“笔力、笔势”在原文中没有照应,无中生有。D项:选项说法没有对应文段重点,文段中主要介绍不同的汉字字体,而并非“书法”和“书写”。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主旨概括 来源2009年0315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46题
6 、 (单选题) ①上海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征也开始初露端倪
②历史上的上海,处于传统江南文化的边缘地位
③来自各地的商帮,如浙江的宁波帮、绍兴帮,湖南的洞庭商帮,广东潮州帮,福建泉漳帮等活跃在上海
④从经济地理角度而言,上海距离素称“鱼米之乡”的苏杭尚有相当距离,在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自然不占突出位置
⑤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三重边陲的上海,尚无法在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主流文化方面有什么建树
⑥虽然在文化上处于边缘地位,但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上海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江南重要的商业市镇之一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⑤⑥①③
B.①⑤④③②⑥
C.⑥③②④⑤①
D.②④⑤⑥③①
正确答案:D,
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四个选项的首句各不相同。第④句“从……而言”为分述内容,不适宜做首句,排除A项。第①句中含“也”表示补充说明,不适宜做首句,排除B项。第⑥句“虽然在文化上处于边缘地位”证明前面应该有内容在谈论文化上处于边缘地位,不适宜做首句,排除C项。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D项。②先总体阐述上海处于边缘地位,④⑤具体阐述为什么处于边缘地位,⑥以转折句承上启下,说明上海很重要,③①具体阐述上海的变化。D项逻辑清晰,语句通顺。
因此,选择D选项。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语句表达 语句排序 来源2013年0413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5题、2013年0413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5题、2013年0413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5题、2013年0413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5题、2013年0413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5题、2013年0413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5题、2013年0413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47题、2013年0413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5题、2013年0413海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5题、2013年0413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5题、2013年0413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5题、2013年0413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5题、2013年0413西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5题、2013年0413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5题、2013年0413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5题、2013年0413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
5题、2013年0413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5题
7 、 (单选题) 日本经济近期“景气”主要得益于重建需要和政府重启环保车补贴等政策刺激,并不具可持续性。随着重建工作的逐步推进,重建需求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将持续减弱,而环保车补贴政策即将到期,外需将成为日本经济下半年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目前看来,由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增长乏力、新兴国际经济增速减缓、日元持续高位等因素制约,未来日本经济或将艰难前行。
以下各项中,与上文说法不一致的是:
A.环保车补贴政策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
B.美国经济增长乏力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C.未来重建需求或难以刺激日本经济持续发展
D.未来日本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
正确答案:B,
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日本经济近期‘景气’主要得益于重建需要和政府重启环保车补贴等政策刺激”,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对应“由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美国经济增长乏力、新兴国际经济增速减缓、日元持续高位等因素制约,未来日本经济或将艰难前行”,“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仅是制约因素之一,仅凭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不一定能阻碍日本经济的发展,属于曲解文意,与原文说法不一致。C项对应第二句“重建需求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将持续减弱”,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对应“由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等因素制约,未来日本经济或将艰难前行”,可知影响日本经济持续增长的因素有多方面,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细节理解 来源2013年0413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66题
8 、 (单选题) 我们总以为真理掌握在多数人手里,事实上是这样的吗?不是,多数人掌握的是舆论,当真理被发现之前,公众有谁会掌握呢?而一旦被有识之士发现了,又有几个人能很快接受呢?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证明自由落体速度与质量无关前,谁又不是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落得快呢?一旦大家接受了伽利略的观点,就形成了公众的舆论,所以,舆论包含有真理和谬论的双重成分。真理总是在不断地被少数有识之士发现,进而推广为公众舆论,从而掌握到多数人手里,因此,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公众舆论是真理生根发芽的土壤
B.真理演变为舆论的过程是曲折而又漫长的
C.社会公众只是真理的被动接受者和推广者
D.“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阻碍了真理的诞生
正确答案:C,
易错项:B。解析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文语境。由横线前“因此”可知,此空总结前文。文段首先提出大部分人的观点,即真理掌握在多数人的手里,接着通过一系列的反问句和伽利略的例子质疑了这个观点,认为真理在诞生之初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继而才被广大公众接受。全文围绕真理由少数人掌握到公众认可的过程,强调多数人并不是发现真理的有识之士,仅仅是受众和传播者。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公众对于真理的作用”,且与文段首句的问题相呼应。
因此,选择C选项。拓展A项:“舆论催生真理”这一因果关系在文段中没有提及。B项:“曲折而又漫长”并非文段论述重点,重点在于公众在真理产生过程中的作用。D项:“少数服从多数”“阻碍真理诞生”均在文段中没有提及。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语句表达 语句填空 来源2015年1024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46题
9 、 (单选题) 蝉是三伏天的“超级男声”,才艺超拔;蝉是________的歌唱天才,它的腹腔唱法,别具一格:它音色纯净清亮,高亢悠长。蟋蟀、蚱蜢和纺织娘,这些天资不错的鸣虫,都没有那么强的唱功,难以望“蝉”项背。蝉唱实在嘹亮,但不是________。“蝉噪林逾静”,诗人王籍说得真好。
依次填入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可非议 张扬
B.无处不在 热烈
C.无师自通 喧嚣
D.无懈可击 刺耳
正确答案:C,
易错项:A。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横线之后的内容“唱歌天才”以及“蟋蟀、蚱蜢和纺织娘,这些天资不错的鸣虫,都没有那么强的唱功”可知,第一空中所填入的词语,强调“蝉”有歌唱的天赋。A项“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摘的。表示言行合情合理,并无过错,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无处不在”指无论什么地方都有,形容数量之多和存在的范围极大,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无师自通”指没有经过老师或者其他人的传授和指点帮助就能理解、摸透或者通晓某种东西。强调“天赋”,符合文意。D项“无懈可击”指没有可以被人攻击或挑剔的缝隙,形容非常严密,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答案锁定C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喧嚣”对应文中“蝉噪林逾静”,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逻辑填空 实词与成语综合考查 来源2019年1207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C卷)第32题
10 、 (单选题) 2008年冬天,美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商业蜂箱出现了蜂群崩溃症候群。某些蜂群中的所有工蜂突然消失或死亡,导致蜂窝中只剩下孤独的蜂王。这种综合症已经传到了欧洲许多国家,如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如果没有这些蜜蜂,许多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作物也将无法存在,如大豆、棉花、杏、葡萄、苹果、向日葵等。全球几乎三分之一的食物都与蜜蜂的行为有关。如果它们灭绝,随之而来的将是食物紧缺、饥饿、暴力和骚乱等严重社会问题。
下列无法从原文推出的是:
A.蜂王比工蜂对蜂群崩溃症候群有更强的抵抗力
B.美国的蜂群崩溃症候早于欧洲
C.蜂群崩溃症候群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D.缺乏食物是工蜂消失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D,
易错项:C。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某些蜂群中的所有工蜂突然消失或死亡,导致蜂窝中只剩下孤独的蜂王”,可知蜂王的抵抗力强于工蜂,符合文意,正确。B项对应“这种综合症已经传到了欧洲许多国家”,根据“传到”可知,这种综合征先出现在“美国”,再传到“欧洲”,符合文意,正确。C项对应“随之而来的将是食物紧缺、饥饿、暴力和骚乱等严重社会问题”,符合文意,正确。D项“缺乏食物”文段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考点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细节理解 来源2014年0927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29题、2014年0927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34题、2014年0927甘肃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37题
(编辑:丹东华图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