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15:39:25 辽宁华图公考问答 http://ln.huatu.com/wenda/ 文章来源:丹东华图
丹东华图_丹东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1年国家公务员备考:沈阳跻身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欲了解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华图公务员招聘频道http://dandong.huatu.com/或者关注丹东华图微信公众号华图丹东分校,丹东华图咨询电话:0415-2860100
审批步骤多、时间长,政策理解“吃不透”,不仅制约着企业的快速发展,甚至破坏着地方投资吸引力、城市竞争力的土壤。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和群众最有发言权。近日,在国家发改委刚刚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领域首部国家报告《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基于突出的综合表现,沈阳市跻身15个标杆城市行列。从无到有,从执行到创新,在沈阳扎根的企业家和市民以切身经历向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讲述了营商环境的蜕变。
每月一次交流会
让外地投资企业找到“家”
作为一名广东人,沈阳和旺集团董事长周建华在27年前只身来到沈阳创业。沈阳营商环境的变化,这位异乡人最有发言权。“近几年,我们外地投资企业的感触特别大。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基层服务人员主动对接企业,审批时间的不断压缩,让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周建华表示,正是政府的这份真心换来了企业的安心,越来越多的外地企业选择落户沈阳,不仅促进了沈阳经济的发展,也激发了同行业竞争者的创新和活力。
“除了有自己的企业外,我还是辽宁广东商会的会长,光是在沈的广东企业就有千余家。”周建华告诉记者,对外地企业来说,如何及时了解当地政策,与相关政府部门保持顺畅的沟通是让他们头疼的难题,但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商局的交流会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据了解,为了打造政企“面对面”交流平台,拓展沟通渠道,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商局每月与辽宁广东商会举办一场特殊的交流会,帮助在沈的广东企业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小情。“商会每周收集会员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上报给开发区营商局,由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沟通,通过每月的交流会为企业面对面的解决和答复。同时还有一些来沈的新企业,刚刚落地就有营商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前来对接,为他们服务。”周建华说,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仅高效,同时也让企业得到了在当地投资的信心。
营商环境的改善最明显地体现在外地来沈企业的数量和类型变化上。“可以说,近几年在沈的广东企业数量一直在增长。以前都是一些与房地产相关的企业在此投资,但现在各行各业在沈阳遍地开花,诸如华为、格力等大企业也纷纷落地。”周建华说。
据了解,不仅沈阳各个区都有类似的政企交流会,沈阳市营商局更是通过组织“营商下午茶”活动,成为在沈企业名副其实的娘家人。截至目前,沈阳市营商局共组织52期“营商下午茶”活动,今年以来,共有5000余家企业参与网络互动,收集办理政策法规咨询、政府失信、审批等方面意见建议及诉求问题245件。
移动微服务平台上线
让企业群众找到人、找对人
全力打造多形式的政企沟通平台只是沈阳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沈阳市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不断创新、简政放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网通办”“全市通办”“最多跑一次”等贴心服务,逐步破解营商环境中的“痛点”“堵点”“难点”,把方便让给企业和群众。
几年前,办事找不准职能部门,服务电话线路拥堵,长时间无法接通,基层服务人员态度不好等问题时有发生。但随着“@沈阳营商”移动微服务平台的诞生,让企业和市民办事可以“指尖触达”。平台集成了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两大模块,全面公开了市、区、街道三级3026个营商服务单位和18329名服务干部姓名、照片、职能、电话等信息,企业和群众有事,第一时间就能找到人、找对人。
“前几天,我需要打印一份社保缴费证明。由于之前不了解这项业务,既不知道去哪里办,也不知道办理流程。”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在网上查询相关信息后发现,各地打印社保缴费证明的办理流程不太一样,只能查询本地的职能部门。“我记得沈阳推出了‘@沈阳营商’小程序,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上面查询。”
让孙女士感到惊喜的是,该平台不仅有服务单位的地址和电话,还有工作人员的电话、职能等信息。“我试着给其中一名工作人员打电话,没想到很快就接通了,她很耐心地为我解答了疑问,并再三叮嘱我打印社保缴费证明的详细办理流程。”
孙女士告诉记者,以前以为营商环境这个词离自己很远,但没想到不仅仅是企业,百姓更是营商环境改善的受益者。“营商环境的改善让我们办事更方便,同时,工作人员细致入微的服务也让沈阳对外服务的窗口更加靓丽。”
两个多小时解读政策
避免企业发展走弯路
从搬迁、动工建设到验收、入驻等环节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对于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建大中医院、沈阳市建大医养结合养老院院长赵国政来说,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如此快的速度和经办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让赵国政希望通过讲述亲身经历为沈阳的营商环境发声。
“去年年初,我们医院搬迁到铁西区保工街,在那建设一家医养结合养老院。”建设此类型养老院,赵国政的经验并不丰富。“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营业执照法人变化、迁址和增项,由于我们是新进入到这个行业,对很多政策理解得不是很到位,稍有不慎就会走很多弯路。”
但赵国政的担心很快就被经办人员的“主动出击”给打消了。“我们医院的办事人员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很耐心地解答。像医养结合养老院在装修过程中的设置和布局都有要求,经办人员主动和我们对接,十分热情地为我们解答了两个多小时。”在政府和服务人员的帮助下,赵国政经营的养老院按照相应的程序顺利地推进和建设着,避免了资金成本和时间上的浪费。
虽然办事效率大幅提升,但验收环节的把控绝不放松。“比如在消防验收环节,我们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整改。这么长的时间并不是‘卡脖子’,而是真正把好安全关,每次整改好了,只要一个电话打过去,工作人员马上就会来验收。”赵国政表示,他相信在这样的服务理念下,沈阳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得来、留得住,真正激发本地的市场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下一步,沈阳市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逐步建立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推动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全市将全力推进“一网通办”,以“互联网+”为引领,加快提升智能化“一网通办”水平,全面推行全程网办、全市通办、不见面审批;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再下放一批与市场准入、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审批权限;进一步强化要素服务、扩大技术供给、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包容普惠创新,实现更高水平降本减负;创建营商环境大数据平台,形成一个集数据汇集、综合评价、持续改进的工作闭环。
(编辑:丹东华图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